一鼓作气的成语故事(一鼓作气成语故事)

2023-04-06 18:00:02 22

一鼓作气的成语故事(一鼓作气成语故事)

本文目录

一鼓作气成语故事

一鼓作气成语故事9篇

一鼓作气成语故事1

  公元前684年的春天,强大的齐国出兵攻打弱小的鲁国。

  鲁庄公认为齐国一再欺负他们,忍无可忍,决心跟齐国决一死战,便亲自率领军队前往应战。齐国进攻鲁国,也激起鲁国人民的愤慨。有个鲁国人叫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要求参加抗齐的战争,鲁庄公见他智勇双全,深谋远虑,就同意他一同参加战斗。

  齐鲁两军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摆开阵势,准备大战一场。齐军仗着人多,一开始就擂响了战鼓,发动进攻。鲁庄公也准备下令反击,曹刿连忙阻止,说:“还不到时候呢!”

  当齐军擂响第二通战鼓的时候,曹刿还是叫鲁庄公按兵不动。鲁军将士看到齐军张牙舞爪的样子,气得摩拳擦掌,但是没有主帅的命令,只好憋着气等待。

  齐军主帅看鲁军毫无动静,又下令打第三通鼓,但曹刿仍然按兵不动。

  齐军三次准备进攻,都不见鲁军应战,士气大减,非常疲惫,情绪顿时低落下去,认为鲁军不会再打了,士兵们纷纷坐下来歇息,队伍也开始松散下来。

  这时,曹刿当机立断,对鲁庄公说:“进攻的时机到了,下令反攻!”

  鲁军阵地上响起了雨点般的战鼓声,早就摩拳擦掌的鲁军将士奋勇出击,像猛虎下山般扑了过去。齐军还没有来得及防备,顿时丢盔弃甲,四处溃逃。

  战争胜利后,鲁庄公疑惑地问曹刿:“为何要在第三次击鼓后,我军才可以进攻敌军?”

  曹刿解释说:“打仗这件事,全凭士气。对方擂第一通鼓的时候,士气最旺;第二通鼓,士气已经减退了一些;到第三通鼓,士气已经泄没了。对方泄气的时候,我们的士兵却鼓足士气,用士气旺盛的军队去进攻松懈疲乏的军队,那当然能取胜啦!”曹刿又说:“齐国军力不能低估,说不定会设下伏兵,诈败引诱我们。我看见他们逃亡时的车轮轨迹很混乱,而且战旗也倒了,说明是仓皇逃窜,没有预先埋伏兵力,我这才放心追击。”

  鲁庄公听完这番解释后,恍然大悟,连连称赞曹刿想得周到。——《左传·庄公十年》

一鼓作气成语故事2

  据《左传》载,这次鲁国的胜利,与曹刿的精明策划有很大关系。

  曹刿既非武将,也非文臣,但深通兵法。他得悉齐国发兵来犯,鲁庄公准备抵抗,便主动要求面见庄公。他的亲友邻人劝他:“国家大事,自有那些天天吃肉的大官管着,你何必瞎操心?”曹刿说:“那些大官目光短浅,不会有深谋远见。”

  曹刿见了庄公,首先提出:取信于民,是战前重要的政治准备,也是获胜的保证。并要求作战时允许他一起去,于是庄公便叫他同车出发。在长勺的地方,齐、鲁两军相遇。双方列成阵势,战斗即将开始。只见齐军大擂战鼓,准备进兵。庄公也准备擂鼓迎击。曹刿阻止道:“等一等。”齐军见鲁军没有反应,又擂了一通鼓。这样齐军擂鼓三通,鲁军总是按兵不动。直到齐军三通鼓罢,曹刿才说:“现在可以进兵了!”鲁军战鼓一响,下令冲杀,士兵们一声呐喊,直扑敌阵,猛不可当。齐军大败,狼狈而逃。

  庄公正想下令追击,曹刿却又阻止,并下车细看地面齐军兵车轮迹,又攀上车前横木,注意暸望敌军退走的情形,然后说:“现在可以追击了!”庄公当即下令追击。鲁军乘胜前进,把齐军全部赶出国境。

  这次获胜,鲁庄公却不明由曹刿为什么这样指挥。曹刿说:“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战斗,主要是靠勇气。第一通鼓时,士兵们勇气最足,到再擂鼓时,勇气有些衰落;到第三通鼓,勇气更全部消失了。敌军勇气消失,我们则一鼓作气,斗志昂扬,所以打败了他们)”。曹刿又说:“齐国军力不能低估,说不定会设下伏兵,诈败引诱我们。我‘视其辙乱,望其旗靡’,这才放心追击 ”。(“辙乱”,轮迹混乱;“旗靡”,旗帜倒掩,说明仓皇逃窜。)

  造句:

  1、还是不要,我还是一鼓作气今天就把它带回去,但是如果它发生故障呢?

  2、做大事就要一鼓作气,拖三阻四,难有成就。

  3、同学们!让我们一鼓作气攻上山顶。

  4、师傅提醒大家参加比赛有如作战,要一鼓作气,才能夺得锦标。

  5、通过照片修复,你将拥有额外的,魔法般的暗房接触(体验)一鼓作气的调整白平衡,亮度和对比度,只需要用一个操作,随后你会看到你的杰作变得更美。

  6、我就凭一鼓作气的精神,独立完成这件作品。

  7、设固定绳索以方便反复地上升下降来适应高度与补给物资,他们一鼓作气爬上山顶并且平安回来,若是不能登顶就拆返。

  8、可惜的是他没能一鼓作气将这一方案推广到其他税种中。

  9、最后当然是一鼓作气,在梅花桩上以醒狮和坏人石坚来一个了断,再次确立黄飞鸿的威信,和儒家价值观的胜利。除了梅花桩上的高潮外,数场武打皆精彩悦目。

  10、他拿起笔,一鼓作气连写了三幅字。

  11、传统上,龙舟的造型和结构都有特定规格,龙头、龙尾雕工尤为精细,其形态象徵力量和冲劲。进行竞赛时,鼓手在前,舵手在后,划手们随着鼓声的节奏,一鼓作气,破浪前进奋力划过终点。

  12、大家一鼓作气,很快就把工作做完了。

  13、此刻且看我们一鼓作气地冲向目的地。

  14、我们干脆一鼓作气把这些事做完再休息。

  15、你要一鼓作气冲过难关,一迟疑可能就气馁了。

  16、山高路窄,靠的就是登山者一鼓作气的精神。

一鼓作气成语故事3

  【出处】

  《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解释】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一往直前。

  【近义词】

  一气呵成、趁热打铁

  【反义词】

  一败涂地、偃旗息鼓

  【典故】

  据《左传》载,这次鲁国的胜利,与曹刿的精明策划有很大关系。

  曹刿既非武将,也非文臣,但深通兵法。他得悉齐国发兵来犯,鲁庄公准备抵抗,便主动要求面见庄公。他的亲友邻人劝他:“国家大事,自有那些天天吃肉的大官管着,你何必瞎操心?”曹刿说:“那些大官目光短浅,不会有深谋远见。”

  曹刿去见了庄公,他首先提出:先取信于民,是战前重要的政治准备,这也是获胜的保证。并要求作战的时候允许他一起去,于是庄公便叫他同车出发。在长勺的地方,齐、鲁两军相遇。双方列成阵势,战斗即将开始。只见齐军大擂战鼓,准备进兵。庄公也准备擂鼓迎击。曹刿阻止道:“等一等。”齐军见鲁军没有反应,又擂了一通鼓。这样齐军擂鼓三通,鲁军总是按兵不动。直到齐军三通鼓罢,曹刿才说:“现在可以进兵了!”鲁军战鼓一响,下令冲杀,士兵们一声呐喊,直扑敌阵,猛不可当。齐军大败,狼狈而逃。

  庄公正想下令追击,曹刿却又阻止,并下车细看地面齐军兵车轮迹,又攀上车前横木,注意暸望敌军退走的情形,然后说:“现在可以追击了!”庄公当即下令追击。鲁军乘胜前进,把齐军全部赶出国境。

  这次获胜,鲁庄公却不明由曹刿为什么这样指挥。曹刿说:“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战斗,主要是靠勇气。第一通鼓时,士兵们勇气最足,到再擂鼓时,勇气有些衰落;到第三通鼓,勇气更全部消失了。敌军勇气消失,我们则一鼓作气,斗志昂扬,所以打败了他们)”。曹刿又说:“齐国军力不能低估,说不定会设下伏兵,诈败引诱我们。我‘视其辙乱,望其旗靡’,这才放心追击 ”。(“辙乱”,轮迹混乱;“旗靡”,旗帜倒掩,说明仓皇逃窜。)

一鼓作气成语故事4

  一鼓作气的故事

  原文:

  公元前684年的春天,强大的齐国出兵攻打弱小的鲁国。鲁庄公亲自率领军队前往应战,双方摆开阵势,准备大战一场。鲁国的一位叫曹刿的将军率部队与齐国交战。当时,作战以擂鼓作为进攻号令,当齐军擂第一遍鼓时,曹刿按兵不动,齐军擂第二遍鼓时,曹刿还是没下令,齐军第三次准备进攻,都不见鲁军应战,士气大减,十分疲惫,情绪顿时低落下去,认为鲁军不会再打了,大家纷纷坐下来歇息,队伍也开始松散下来。这时,曹刿当机立断,对鲁庄公说:进攻的时机到了。”随着雨点般的战鼓声响起,早就摩拳擦掌的鲁军将士奋勇出击,齐军还没有来得及防备,顿时丢盔弃甲,四处溃逃。战斗胜利后,鲁庄公问曹刿:“刚才为什么要等齐军擂了三次进军的鼓后,才出军?”曹刿说:“打仗,最重要的靠勇气。擂第一遍鼓时,士气最旺;第二次击鼓时,士兵的勇气已经减退;擂第三次鼓时,士兵的勇气已经没了。这时我军再擂鼓进攻,用士气旺盛的军队去进攻松懈疲乏的军队,那当然能取胜啦!”

  【成语】: 一鼓作气

  【拼音】: yī gǔ zuò qì

  【解释】: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一鼓作气意思是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会衰弱,第三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竭尽了。后多喻趁锐气旺盛之时一举成事或鼓足干劲,一往直前。意思是作战是靠士兵的勇气的。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一鼓作气成语故事5

   成语释义:

  鼓:敲战鼓。作:振作。这则成语故事的意思是指战斗刚开始时士气最旺盛。现在一鼓作气的意思是比喻做事要趁大家情绪高涨、劲头十足时,一下子做完。含有鼓励的意思。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战争不断。公元前684年,齐国出兵攻打鲁国。鲁庄公率兵前去长勺,决定与齐军决一死战。齐军先声夺人,擂起战鼓准备进攻。鲁庄公刚要率兵应战,却被同来的的曹刿劝住了。他认为时机不到,劝鲁庄公再等等。齐军见鲁军没有动静,又一次擂响战鼓,可曹刿还认为时机不到。齐军见鲁军还是按兵不动,又第三次敲响鼓向他们挑衅。曹刿当机立断,劝鲁庄公说:“进攻的时机到了。”随着雨点般的战鼓声响起,早已摩拳擦掌的鲁军奋勇而上。齐军三次进攻未果,早已士气大减,疲惫不堪,有的人甚至已经坐下休息。这就是一鼓作气的意思,一鼓就是“第一轮擂鼓”,第一轮擂鼓的时候士气是最高的,等到第三轮士气就没了。果然鲁军的突然出击使他们猝不及防,顿时溃不成军。战争胜利后,鲁庄公问曹刿说:“为什么要等齐军擂三次鼓后,才能出击呢?”曹刿说:“打仗,主要靠军队的士气。敲第一遍鼓时,士气最旺;第二遍鼓时,士兵的勇气就已经减退了;第三遍敲鼓,勇气已经耗尽。这时我军趁机擂鼓而上,士气旺盛之军攻打松懈疲乏之军哪有不胜的道理?”鲁庄公听了曹刿的这番话,不禁称赞道:“将军真是精通战事的奇才啊!”

一鼓作气成语故事6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一;不能读作“yì”。

   作;不能写作“做”。

   一气呵成趁热打铁

    一败如水一败涂地偃旗息鼓

   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 结构] 紧缩式。

   ~和“一气呵成”;都有“一口气把事情做好”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但~偏重在鼓足干劲;趁热打铁;多用来形容战斗时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勇往直前;“一气呵成”偏重在安排紧凑;迅速完成;多用来形容写文章或做事过程中不间断、不放松;一口气把它写完或做完。

   : 我们要~在三天之内把运动会的准备工作做完。

   getsth。doneinonevigorouseffort

   春秋时,齐国发兵攻打鲁国(两国都在今山东省境)。当时齐国强大,鲁国弱小,双方实力悬殊。可是结果鲁国却以弱胜强,把齐军打得大败。据《左传》载,这次鲁国的胜利,与曹刿的精明策划有很大关系。

  曹刿既非武将,也非文臣,但深通兵法。他得悉齐国发兵来犯,鲁庄公准备抵抗,便主动要求面见庄公。他的亲友邻人劝他:“国家大事,自有那些天天吃肉的大官管着,你何必瞎操心?”曹刿说:“那些大官目光短浅,不会有深谋远见。”

  曹刿见了庄公,首先提出:取信于民,是战前重要的政治准备,也是获胜的保证。并要求作战时允许他一起去,于是庄公便叫他同车出发。在长勺的地方,齐、鲁两军相遇。双方列成阵势,战斗即将开始。只见齐军大擂战鼓,准备进兵。庄公也准备擂鼓迎击。曹刿阻止道:“等一等。”齐军见鲁军没有反应,又擂了一通鼓。这样齐军擂鼓三通,鲁军总是按兵不动。直到齐军三通鼓罢,曹刿才说:“现在可以进兵了!”鲁军战鼓一响,下令冲杀,士兵们一声呐喊,直扑敌阵,猛不可当。齐军大败,狼狈而逃。

  庄公正想下令追击,曹刿却又阻止,并下车细看地面齐军兵车轮迹,又攀上车前横木,注意暸望敌军退走的情形,然后说:“现在可以追击了!”庄公当即下令追击。鲁军乘胜前进,把齐军全部赶出国境。

  这次获胜,鲁庄公却不明由曹刿为什么这样指挥。曹刿说:“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战斗,主要是靠勇气。第一通鼓时,士兵们勇气最足,到再擂鼓时,勇气有些衰落;到第三通鼓,勇气更全部消失了。敌军勇气消失,我们则一鼓作气,斗志昂扬,所以打败了他们)”。曹刿又说:“齐国军力不能低估,说不定会设下伏兵,诈败引诱我们。我‘视其辙乱,望其旗靡’,这才放心追击 ”。(“辙乱”,轮迹混乱;“旗靡”,旗帜倒掩,说明仓皇逃窜。)

  补充说明:“一鼓作气”、“再衰三竭”和“辙乱旗靡”,出处即《左传》所载“曹刿论战”的故事。做任何事情,趁一开始情绪高涨、干劲旺盛时全力以赴,这叫“一鼓作气”。一鼓作气,把进攻的目标攻下,叫做“一鼓而下”。如果事情老干不好,原有的勇气和力量逐渐衰退而尽,就叫“再衰三竭”。出处《左传·庄公十年》

一鼓作气成语故事7

  据《左传》载,这次鲁国的胜利,与曹刿的精明策划有很大关系。

  曹刿既非武将,也非文臣,但深通兵法。他得悉齐国发兵来犯,鲁庄公准备抵抗,便主动要求面见庄公。他的亲友邻人劝他:“国家大事,自有那些天天吃肉的大官管着,你何必瞎操心?”曹刿说:“那些大官目光短浅,不会有深谋远见。”

  曹刿见了庄公,首先提出:取信于民,是战前重要的政治准备,也是获胜的保证。并要求作战时允许他一起去,于是庄公便叫他同车出发。在长勺的地方,齐、鲁两军相遇。双方列成阵势,战斗即将开始。只见齐军大擂战鼓,准备进兵。庄公也准备擂鼓迎击。曹刿阻止道:“等一等。”齐军见鲁军没有反应,又擂了一通鼓。这样齐军擂鼓三通,鲁军总是按兵不动。直到齐军三通鼓罢,曹刿才说:“现在可以进兵了!”鲁军战鼓一响,下令冲杀,士兵们一声呐喊,直扑敌阵,猛不可当。齐军大败,狼狈而逃。

  庄公正想下令追击,曹刿却又阻止,并下车细看地面齐军兵车轮迹,又攀上车前横木,注意暸望敌军退走的情形,然后说:“现在可以追击了!”庄公当即下令追击。鲁军乘胜前进,把齐军全部赶出国境。

  这次获胜,鲁庄公却不明由曹刿为什么这样指挥。曹刿说:“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战斗,主要是靠勇气。第一通鼓时,士兵们勇气最足,到再擂鼓时,勇气有些衰落;到第三通鼓,勇气更全部消失了。敌军勇气消失,我们则一鼓作气,斗志昂扬,所以打败了他们)”。曹刿又说:“齐国军力不能低估,说不定会设下伏兵,诈败引诱我们。我‘视其辙乱,望其旗靡’,这才放心追击 ”。(“辙乱”,轮迹混乱;“旗靡”,旗帜倒掩,说明仓皇逃窜。)

  一鼓作气的材料

  【注音】yī gǔ zuò qì

  【出处】《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解释】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一往直前。

  【近义词】一气呵成、趁热打铁

  【反义词】一败涂地、偃旗息鼓

  【年代】古代

  【例句】我们要~在三天之内把运动会的准备工作做完。

  一鼓作气的点评

  “一鼓作气”、“再衰三竭”和“辙乱旗靡”,出处即《左传》所载“曹刿论战”的故事。做任何事情,趁一开始情绪高涨、干劲旺盛时全力以赴,这叫“一鼓作气”。一鼓作气,把进攻的目标攻下,叫做“一鼓而下”。如果事情老干不好,原有的勇气和力量逐渐衰退而尽,就叫“再衰三竭”。小朋友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一鼓作气,今日事今日毕,拖拖拉拉的后果可是很严重的哦!

一鼓作气成语故事8

  春秋时期,有一次齐国攻打鲁国。当时,齐国强大,鲁国弱小,鲁国的国君鲁庄公动员全国的军队准备抵抗。鲁国有一个精通兵法、很有谋略的人叫曹刿,他自告奋勇,请求跟鲁庄公一同参战。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率领军队在鲁国的长勺与齐军作战。双方刚摆好了阵势,鲁庄公就要击鼓进攻。曹刿说:“时机未到,不能进攻。”齐国击了三次鼓,发了三次进攻的命令,曹刿才对鲁庄公说:“好了,现在可以进攻了。”于是,鲁军鼓声震天,士兵们像潮水一样冲向齐军,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抱头逃命。庄公正想下令追击,曹刿却又阻止,并下车细看地面齐军兵车轮迹,又攀上车前横木,注意观察敌军退走的情形,然后说:“现在可以追击了!”

  庄公当即下令追击。鲁军乘胜前进,把齐军全部赶出国境。鲁庄公问曹刿:“为什么要等齐军击鼓三次以后,你才让我下令出兵呢?”曹刿答道:“打仗时主要是靠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兵们的斗志最旺盛;第二次击鼓的时候,大家的士气就会有些低落了;到了第三次击鼓的时候,士兵的勇气就全消失了。等齐军的三通鼓击完,我们才击鼓冲锋,这时齐兵的.勇气已经衰竭,而我方的士气正是最旺盛的时候。因此,一鼓作气,打败了齐军。”

  在高中的语文课本上有这样一篇文章叫做《曹刿论战》,讲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曹刿是一个十分富有智慧的人,他拥有巧妙的作战技巧和方案,并且最后以少胜多的战果都不禁让人敬佩。

  我相信,大家都想成为一个像曹刿这样有勇有谋的人。那么就让我们现在先来看一下在这个故事中蕴藏着的小道理吧。曹刿之所以能取得胜利,依靠的就是一鼓作气这个道理,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选择在对方军队最弱的时候第一次吹响号角,全军大镇,最后才能够取得胜利。

  在生活当中也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道理,当我们第一次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是积极性最高的,然后往后就会依次衰减。所以,我们要学会合理的分配安排自己的做事顺序和时间,这样就会大大的提高我们做事情的效率和成功率。

一鼓作气成语故事9

   【汉字书写】: 一鼓作气

   【汉语注音】: yī gǔ zuò qì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成语语法】: 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强调鼓足干劲,趁热打铁。

   【一鼓作气的意思】: 鼓:指敲响战鼓;一鼓:指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指勇气。原指战斗开始时,每次击鼓都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现用于形容做事情时振奋精神,鼓足劲头,趁势头一下子就把事情干完。

   【一鼓作气的近义词】: 趁热打铁、乘胜追击、一气呵成;

   【一鼓作气的反义词】: 一败涂地、偃旗息鼓、半途而废;

   【一鼓作气的故事】

  春秋时期的时侯,齐国出兵大举进攻鲁国,鲁国的一个普通百姓曹刿向鲁庄公请求随军参加战斗。在齐军的战鼓第一轮敲响时,曹刿对鲁庄公暂时不要出兵相迎;到了齐军再次敲响战鼓时,曹刿仍然叫鲁庄公不要出兵;当齐军的战鼓第三次响过以后,曹刿对鲁庄公说出兵进攻。这时侯鲁国军队的战鼓第一次敲响,鲁军的士兵们等待战鼓的时间已经很久了,这时侯鲁国军队的士气很旺,将士们奋勇的向敌人冲去,以势不可挡的力量一举击败了齐国的军队。战争打完以后,鲁庄公向曹刿请教这是为什么,曹刿对鲁庄公说:“当齐军的战鼓第一次响的时侯,他们的士气很旺;战鼓第二次响起的时侯士气相对第一次要弱很多,到了第三次战鼓响起的时侯齐军的士气基本上已经全部没有了,可是这时侯我们军队的战鼓才第一次响起,我们的士气比他们的旺很多,因此我们的士兵杀敌的力量比齐军的要强得多,所以我们很快就取得了胜利。”

   【一鼓作气例句】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八回:“初听这话,还是一鼓作气的。 ”

  叶圣陶《老沈的儿子》:“她拿着女用自来水笔,一鼓作气,细针密线地写满了五张信笺。”

  闻一多《时代的鼓手》:“我们得一鼓作气来渡危机,完成大业。”

   【一鼓作气造句】

  这项任务对他来说并不难,稍微准备一下一鼓作气就可以完成了。

  趁着敌人还没有把军队稳定下来,他带着一队人马一鼓作气就把阵地给拿下了。

;

一鼓作气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代,群雄争霸,战争不断。

公元前684年的春天,强大的齐国出兵攻打弱小的鲁国。鲁庄公亲自带领军队前往长勺应战。

到了长勺,双方摆开阵势,准备大战一场。齐军先声夺人,首先擂响战鼓向鲁军发动进攻。鲁庄公正谁备出兵迎战,谁知被主动请战、陪同而来的曹刿劝住了,说:“大王,时机未到,等会儿再说。”

齐军见鲁军毫无动静,不出来应战,便再一次擂响战鼓,摇旗呐喊起来。鲁庄公又想应战,但曹刿仍然要他按兵不动。齐军见鲁军还不出阵,便又一次擂起战鼓,向鲁军挑战。但曹刿还是叫鲁庄公命令军队坚守不战。

齐军三次准备进攻,都不见鲁军应战,士气大减,十分疲惫,情绪顿时低落下去,认为鲁军不会再打了,大家纷纷坐下来歇息,队伍也开始松散开来。这时,曹刿当机立断,对鲁庄公说:“进攻的时机到了。”

随着雨点般的战鼓响起,早就磨拳擦掌的鲁军将士奋勇出击,齐军没有来得及防备,顿时丢盔弃甲,四处溃逃。战斗胜利后,庄公问曹刿:“刚才为什么要等齐军擂了三次进军的鼓后,才能出击?”

曹刿回答说:“两军交战,士气通常是取胜的关键所在。擂第一次战鼓可致使军上们振作起全部的精神,此时勇气最盛;擂第二次战鼓,士气就稍微有些低落了;到擂第三次战鼓时,士气跟着便裒竭了。当时敌方军队擂第三次鼓时,已经显出萎靡不振的样子,我方军队才擂第一次鼓,恰逢精神振作、勇气旺盛之时,因而能打败他们。再说,齐国到底是个大国,大国在战争中很可能有出其不意的行为,他们尽管说败退了,也或许是以退为进,我看到他们车轮的痕迹乱了,旗子也倒了,断定他们的确败退了,才请您下令追击。”

庄公听完后,对曹刿更是信服有加。从此,对曹刿更加倚重。

成语寓意:这个成语的寓意主要有二。首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一鼓作气、把握机会。正所谓“气可鼓,不可泄”,只有一鼓作气,保持高度的热情,并学会借力、借势,才能将事情做好。凡事拖延,就不能够快速地掌握要点。其次,在做事情时,策略永远比蛮拼重要,好的时机也必不可少,并且应该注意观察。

成语故事之一鼓作气

一鼓作气的意思是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下面是一鼓作气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

一鼓作气yī gǔ zuò qì

【成语解释】: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成语出自】:先秦·左丘明《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成语简拼】:ygzq

【成语字数】:4个字

【感情色彩】:一鼓作气是中性词

【成语结构】:紧缩式

【成语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

【成语示例】:初听这话,还是一鼓作气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八回)

【近义词】:一气呵成、趁热打铁

【反义词】:一败如水、一败涂地、偃旗息鼓

【成语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故事】:据《左传·庄公十年》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年齐国攻打鲁国。鲁国有一个名叫曹刿(guì)的人,面见鲁庄公,直截了当地问庄公:“您拿什么跟强大的齐国军队作战呢?”鲁庄公答道:“凡是衣服、食物这些使人安乐的东西,我都不敢占为己有,都是与别人共同享用。”言下之意自己没有私心,百姓会拥护自己。

曹刿说:“这小小的恩惠只有您身边的人才能够享受,百姓绝大部分都不能得到。”

鲁庄公想了一想,又说:“祭祀用的牛、羊、丝帛、宝玉等,我都没有虚报,我对天神也是非常诚实而又讲究信用的。”意思是会得到天助。

曹刿很直率地说:“您对天神很虔诚,只是小信用,不是大信用,天神决不会凭此一点就保佑您打赢齐国的。”

鲁庄公最后说:“国家许多案件,我总是谨慎对待它们,力求处理得合乎情理。”

曹刿听了鲁庄公这一段话,高兴地回答道:“很好!这是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办实事,一定能够得到人们的.信任和支持。凭这能够打败齐国!”曹刿自告奋勇请求与鲁庄公共同指挥作战。他和鲁庄公同坐一辆战车,带领军队在长勺与齐国军队交锋。

双方的阵势刚刚摆好,鲁庄公就急不可耐地要击鼓进军。曹刿阻止他道:“时机未到!”一直等到齐军阵中击了三次鼓,发了三次进军的号令之后,曹刿才对鲁庄公说:“现在是击鼓进攻的时候了!”于是鲁军阵中鼓声震天,士兵们像离弦的箭,把积攒了半天的勇气施展出来,猛冲进齐军阵中。齐军丢盔弃甲,抱头鼠窜。

战争结束之后,鲁庄公问曹刿:“为何要等齐国军队击三次鼓后,我军才能击鼓进攻呢?”曹刿答道:“打仗主要靠的是足够的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兵士气正旺,勇气百倍;第二次击鼓时,士兵们的勇气没有第一次那么旺盛,而且开始衰落;到第三次击鼓进军时,士兵们的勇气几乎全部消失了。齐军开始击鼓进攻而我军不同时击鼓,正是为了保持士兵的勇气。等齐军击了三次鼓,他们的勇气接近衰竭时,我军的勇气正旺盛,因此一鼓作气,将勇气处于衰竭的敌人一举击败。”

“一鼓作气”在这个故事中指战斗开始时鼓足勇气。后来用作成语,指锐气足时一举成事。

成语一鼓作气有哪些典故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左传·庄公十年》

成语“一鼓作气“,最早就记载于《左传》。文中的原意是,鲁国的军队打败了来犯的齐国军队,鲁庄公问谋士曹刿是什么缘故,曹刿回答:“打仗全凭一股气势,击鼓就是叫人打起精神来。第一次的鼓,气势最盛;第二次的鼓就差了;到了第三次,鼓敲得再响,也不能带动兵马的劲头了。趁着对方不备的时候,咱们一鼓作气打过去,怎么会不赢呢?“这就是著名的“曹刿论战“。

春秋时期,鲁国与齐国在长勺发生战争。当时,强大的齐国出兵攻打鲁国。鲁庄公决心御敌,苦于没有谋士,经人推荐,名不见经传的平民百姓曹刿,被带到了鲁庄公面前。鲁庄公问他有什么办法可以击退齐国军队,曹刿回答:“这很难说,打仗全凭随机应变,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可以遵循。“鲁庄公听后觉得有道理,就带着曹刿和大军直驱长勺。

鲁国的军队到了长勺,摆好阵势,与齐军遥遥相对。严阵以待的齐军即刻下令击鼓进兵,全军潮水般地涌来。鲁庄公一听对方鼓声震天,就想叫鲁军也擂鼓对敌。曹刿马上制止他说:“等一等,别跟他们交手。“鲁庄公就下令:“不准喧嚷,不准开打。“齐国军队在鼓声催促下冲了过来,却遇到鲁军不为所动的严整阵容,只好退了回去。过了一会儿,齐军又擂鼓冲锋,鲁军仍然不动声色,未见一人杀出来。齐军找不到交锋的对手,只能再次退回。这时,齐军将士以为鲁军怯阵,只守不战,不敢与自己交锋。当第三次战鼓擂响时,就有些懈怠,兴趣索然地跑向鲁军。哪知此时,鲁军阵中忽然鼓声大作,鲁国将士霍地喊杀而出,刀砍箭射,毫无准备的齐军顿时被打得七零八落,狼狈逃窜。鲁军乘胜追出齐军三十多里,缴获了大量的辎重和兵器。

战后,鲁庄公虚心地向曹刿请教。曹刿就说了文首的那段话。鲁庄公钦佩地翘起大拇指说:“你真可以说是一个精通军事的将军啊!“

成语“一鼓作气“流传了下来,但它的寓意,已经由原来战斗开始时,击一次战鼓以鼓舞士气,转变为用以形容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勇往直前。

一鼓作气的成语典故

一鼓作气的成语典故1

【注音】yī gǔ zuò qì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齐国恃强凌弱攻打鲁国,鲁庄公率军迎敌,两军相遇,齐军擂起战鼓,而鲁军在曹刿的带领下没有擂鼓。齐军第三次擂鼓时士气已经低落,鲁军才第一次擂鼓。鲁军靠的就是一鼓作气的士气以少胜多,打败了齐军。

【出处】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庄公十年》

【解释】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一往直前

【近义词】一气呵成、趁热打铁

【反义词】一败如水、一败涂地、偃旗息鼓

【成语例句】

◎ 各级领导和人口普查机构的全体成员,要一鼓作气,继续努力,把普查登记中的遗留问题一件一件地妥善处理好。

◎ 一开始,要武落了后,她捏了一把汗,结果,要武一鼓作气冲到前面,干跪利索,呼呼呼地最先爬上高坎。

◎ 在这怵目惊心的.地方,他拨开密布的仙人掌,一鼓作气,跃上山崖。

一鼓作气的成语典故2

典源出处

《左传 ·庄公十年》:“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 (gui) 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其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释义用法

春秋鲁庄公时,齐国攻打鲁国,鲁人曹刿协助庄公指挥迎敌,等齐军打过三遍鼓后,曹刿才请鲁庄公下令出战,将齐军打得大败。战后曹刿说明,打第一遍鼓时,军队士气最旺盛,第二遍鼓时,就慢慢衰退了,第三遍则消失殆尽。这时出战,我军勇气正盛,敌军士气却已衰退,所以能战胜对方。后用此典指趁锐气正盛时,一举将事作完; 也以“再衰”、“三而竭”等指锐气衰退。

用典形式

【始鼓】 唐 ·韩愈:“未来声已赫,始鼓敌前败。”

【一鼓气】 唐·杜甫:“万方助思顺,一鼓气无前。”

【三而竭】 宋·范成大:“气衰况复三而竭,心赏尤于四者难。”

【鼓难作】 宋·范成大:“闲心灰不然,壮气鼓难作。”

【鼓增气】 唐·杜甫:“不可无雷霆,间作鼓增气。”

【吾衰鼓已再】 清 ·王士禛:“君当贾余勇,吾衰鼓已再。”

【作气再三衰】 宋 ·范成大:“老阳作气再三衰,鼓竭之余不支雨。”

一鼓作气的典故

一鼓作气的典故:

春秋时,齐国的军队违背了盟约,出兵攻打鲁国。鲁庄公和曹刿共乘一辆兵车,与齐国的军队交战于长勺。鲁庄公将击鼓准备进击,曹刿阻止说:「不可以。」等到齐军敲过了三通鼓后,曹刿才说:「可以击鼓进攻了!」鲁军战鼓一响,激起了士兵们高昂的士气,大家勇往直前,锐不可当,结果齐军大败,狼狈而逃。

这时鲁庄公想乘胜追击,却又被曹刿阻止说:「还不可以!」接着就下车仔细观察地面上齐军兵车留下的轨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了望齐军退走的情形,然后说:「现在可以追击了!」于是鲁军乘胜前进,追赶落败的齐军,把齐军赶出了鲁国,获得最后的胜利。

鲁庄公就询问曹刿这麽做的原因何在?曹刿说:「打仗是凭着一股勇气,第一通鼓响时,士兵的勇气最旺盛,第二通鼓响,士气就会稍微衰退,等到第三通鼓响,应战的勇气就已经消失殆尽了!

这次和齐军作战,他们击了第三通鼓,我们才击第一通鼓,正是敌人的勇气大减,而我们士气最旺盛的时候,所以我们才能打败敌人。然而像齐国这样的大国,用兵是很难猜测的,我担心他们会有埋伏,所以下车查看,看到他们的车迹混乱,旗帜也散乱地倒下时,可以断定他们是真的被打败了,才敢放心地乘胜追击。」

扩展资料

古代作战时,第一通鼓最能激起战士们的勇气。语出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十年》。后用「一鼓作气」比喻做事时要趁着初起时的勇气去做才容易成功。

一、一鼓作气近义词:

一气呵成  

释义:比喻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亦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

出处:明·胡应麟《诗薮》:“而实一意贯穿;一气呵成。”

翻译:实际上是一个主旨贯穿全文,气势首尾贯通。

二、一鼓作气反义词:

一败涂地  

释义:形容失败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今置将不善;一败涂地。”

翻译:假若安排不当,就会失败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一鼓作气的成语故事(一鼓作气成语故事)

本文编辑:admin

本文相关文章:


一鼓作气造句(用“一鼓作气”怎么造句)

一鼓作气造句(用“一鼓作气”怎么造句)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一鼓作气造句,以及用“一鼓作气”怎么造句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本文目录用“一鼓作气”怎么造句求用一鼓作气

2024年6月5日 12:20

更多文章:


光芒是什么意思,“光芒“的汉语解释?光芒的意思

光芒是什么意思,“光芒“的汉语解释?光芒的意思

本文目录光芒是什么意思,“光芒“的汉语解释光芒的意思光芒和光茫有什么区别光芒的拼音怎么写光芒是什么意思光芒将啥的光芒的拼音光芒是什么意思,“光芒“的汉语解释词语】: 光芒【拼音】: guāngmáng【解释】: 向四面放射的强烈光线:~万丈

2024年5月7日 18:11

历史上唯一的男皇后(谁是历史上唯一的男皇后)

历史上唯一的男皇后(谁是历史上唯一的男皇后)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历史上唯一的男皇后,以及谁是历史上唯一的男皇后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本文目录谁是历史上唯一的男皇后历史上有男皇后吗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男皇后是谁历史上唯一一个男皇后是谁,与皇上相守半生,皇上

2024年7月24日 01:11

调侃的近义词是什么呀(调侃的近义词)

调侃的近义词是什么呀(调侃的近义词)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调侃的近义词是什么呀,调侃的近义词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本文目录调侃的近义词调侃,是什么意思调侃的近义词是什么调侃的反义词_调侃的近义词_调侃的词语解释调侃的近义词 调侃

2023年12月8日 19:20

女人要活得精致短句(女人要活得精致的句子)

女人要活得精致短句(女人要活得精致的句子)

本文目录女人要活得精致的句子女人精致生活的句子精致生活8字短句做个精致的女人的优美句子有哪些女人要活得精致短句励志女人要活得精致的短句子女人要活得精致短句发朋友圈句句精辟!女人要活得精致的句子 女人就应该活

2024年5月8日 15:50

八面玲珑心机深是什么生肖(十二生肖中八面玲珑的动物是什么)

八面玲珑心机深是什么生肖(十二生肖中八面玲珑的动物是什么)

本文目录十二生肖中八面玲珑的动物是什么八面玲珑心机深颠倒黑白蛇猪来打一生肖八面玲珑形容那一生肖八面玲珑 颇有心计的四大生肖有你吗十二生肖中八面玲珑的动物是什么八面玲珑指生肖鼠,鼠在十二生肖属于首位,与十二地支中配属,“子”,故一天十二时辰中

2023年8月30日 20:00

勤能补拙是良训的意思(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的意思是什么)

勤能补拙是良训的意思(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的意思是什么)

本文目录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的意思是什么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什么意思勤能补拙是良训 的意思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是什么意思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才是什么意思“

2023年2月17日 14:30

感恩是什么意思?感谢感恩感动的话

感恩是什么意思?感谢感恩感动的话

本文目录感恩是什么意思感谢感恩感动的话表达感恩的话语表达感谢感激感恩的话语简单想表达感恩感谢的句子关于感恩老师的诗句名言感恩的意思感恩怎么写感恩老师的诗句和名言是什么关于感恩老师的名人名言和诗句感恩是什么意思词语释义感恩感恩就是带着一颗真诚

2023年4月24日 21:00

静穆的拼音是什么意思(静穆是什么意思 静穆是啥意思)

静穆的拼音是什么意思(静穆是什么意思 静穆是啥意思)

本文目录静穆是什么意思 静穆是啥意思静穆读音是什么穆怎么组词静穆的拼音 静穆怎么读静穆的拼音是什么“穆“的组词有哪些静穆的拼音静穆是什么意思 静穆是啥意思1、静穆 的意思是:安静而严肃。 2、造句:被后世称为“田园诗人”的陶渊明,似乎是

2024年7月23日 13:25

致知力行 踵事增华是什么意思(致知力行什么意思)

致知力行 踵事增华是什么意思(致知力行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致知力行什么意思踵事增华一般怎么用踔厉奋发 踵事增华意思是什么致知力行为公司发展添砖加瓦,致知力行 踵事增华怎么读昆明理工大学的校训中“致知“是什么意思“致知力行 继往开来”是什么意思致知力行什么意思致知力行的意思是:人要有丰富的学

2023年10月31日 22:20

纵意花丛是什么意思?小说《纵意花丛》讲的是什么啊!

纵意花丛是什么意思?小说《纵意花丛》讲的是什么啊!

大家好,关于纵意花丛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纵意花丛是什么意思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纵意花丛是什么意思

2024年9月9日 18:00

转瞬即逝的反义词是什么(转瞬即逝的反义词)

转瞬即逝的反义词是什么(转瞬即逝的反义词)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转瞬即逝的反义词是什么,转瞬即逝的反义词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本文目录转瞬即逝的反义词转瞬间反义词转瞬即逝的反义词是什么 转瞬即逝的反义词转瞬即逝的反义词稍纵即逝、 转瞬间即

2024年9月4日 06:40

篙的拼音是怎么写的?篙怎么读音是什么

篙的拼音是怎么写的?篙怎么读音是什么

本文目录篙的拼音是怎么写的篙怎么读音是什么篙的拼音篙的拼音是怎么写的篙拼音:蒿,拼音:hāo简体部首:艹解释:1. 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如丝状,有特殊的气味,开黄绿色小花,可入药(亦称“青蒿”、“香蒿”):~莱(杂草,喻草野百姓)。2. 气蒸

2024年7月6日 19:14

鸦巢生凤打一生肖(您好老师,鸦巢生风,解得什么动物,)

鸦巢生凤打一生肖(您好老师,鸦巢生风,解得什么动物,)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鸦巢生凤打一生肖,以及您好老师,鸦巢生风,解得什么动物,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本文目录您好老师,鸦巢生风,解得什么动物,十二生肖与乌鸦的成语鸦巢生凤的意思和造句凤有凤巢,鸟有鸟窝-各不相

2024年3月21日 05:40

心安理得的拼音(心安理得的拼音)

心安理得的拼音(心安理得的拼音)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心安理得的拼音,心安理得的拼音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本文目录心安理得的拼音心安理得成语含义及造句心安()得成语心安理得的相关解释心安理得的同义词心安理得啥意思 心安理得的解释

2024年5月7日 18:09

虾组词 虾有哪些组词?虾的拼音组词

虾组词 虾有哪些组词?虾的拼音组词

本文目录虾组词 虾有哪些组词虾的拼音组词虾怎么组词 汉字虾怎么组词虾的组词有哪些的虾组词有哪些虾组词和拼音虾组词有哪些词语虾的组词有哪些虾组词 虾有哪些组词1、虾组词:小虾、虾皮、对虾、龙虾、鱼虾、虾仁、虾酱、卤虾油、虾兵蟹将、卤虾、虾子、

2023年7月25日 13:20

气喘如牛是成语吗(喘上加个牛头的成语拼命猜)

气喘如牛是成语吗(喘上加个牛头的成语拼命猜)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气喘如牛是成语吗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气喘如牛是成语吗以及喘上加个牛头的成语拼命猜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本文目录喘上加个牛头的成语拼命猜气壮

2024年1月17日 12:20

吾日三省吾身是谁说的(吾日三省吾身,谁说的)

吾日三省吾身是谁说的(吾日三省吾身,谁说的)

本文目录吾日三省吾身,谁说的“吾日三省吾身“是孔子还是曾子讲的《论语吾日三省吾身是谁说的吾日三省吾身是谁说的 吾日三省吾身是哪个说的吾日三省吾身是谁提出来的吾日三省吾身是谁说的话吾日三省吾身,谁说的1、这是出自于《论语》的一句话,是曾参说的

2023年8月5日 05:00

李商隐七夕原文及翻译赏析?七夕(李商隐)这首诗的意思

李商隐七夕原文及翻译赏析?七夕(李商隐)这首诗的意思

其实七夕李商隐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李商隐七夕原文及翻译赏析,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七夕李商隐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本文目录李商隐七夕原文及翻译赏析七夕(李商隐)这首

2024年7月22日 01:51

如鲠在喉如芒在背意思(如芒在背的近义词)

如鲠在喉如芒在背意思(如芒在背的近义词)

大家好,关于如鲠在喉如芒在背意思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如芒在背的近义词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如芒在背

2024年3月25日 17:40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的意思(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什么意思)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的意思(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什么意思)

大家好,关于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的意思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什么意思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

2024年6月26日 05:33

近期文章

本站热文

料峭是什么意思?料峭的意思
2024-07-24 10:21:30 浏览:2911
毛宁父母是谁?毛宁的爷爷是谁
2024-08-14 00:40:52 浏览:1378
忖度的近义词?测度的近义词是什么
2023-11-16 17:20:33 浏览:766
神组词2个字(神字组词二年级上册)
2024-07-22 10:06:53 浏览:685
采撷的意思是什么?采撷jie还是xie
2024-07-11 06:50:10 浏览:674
标签列表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