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及注释(寡人之于国也原文译文 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译文)

2024-06-30 18:00:32 0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及注释(寡人之于国也原文译文 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译文)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及注释,以及寡人之于国也原文译文 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译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译文 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译文

1、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yè)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zhǐ)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sāng)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帛矣。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称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2、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也算)是尽心啦!黄河以北遭遇荒年,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北;黄河以东遭遇荒年也是这样。察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但邻国的百姓并不更少,我的百姓并不更多,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打仗比喻。咚咚地击鼓进军,兵器刀锋已经相交撞击,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凭借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嘲笑他人跑了一百步,(您以为)怎么样呢?” 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不违背农时,粮食就吃不完(这句指在农忙季节不应让人民为公家服役)。密网不进池塘捕鱼,鱼鳖就不会吃完(古时曾经规定,网眼在四寸以下的为密网,禁止下池沼内捕鱼)。按照季节砍伐树木(指在草木凋落的时候,那时生长时节已过),那木材便用不完。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就使百姓对供养活人埋葬死者没有什么不满。百姓对供养活人埋葬死者都没有不满,这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在五亩(五亩:合现在一亩二分多)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五十岁的时候就可以凭此穿上丝织品的衣服了。畜养鸡、猪、狗等家禽、家畜(豚:小猪。彘:大猪),不要错过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时候就可以吃到肉了。百亩的耕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数口人的家庭就不会有挨饿的情况了(数:几)。认认真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庠序: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或者顶着东西奔走在道路上了。七十岁的时候都能穿衣吃肉,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能达到这样的地步,却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的,是不曾有过的事。” “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贵族们)却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救灾民,老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罪过,是年成不好造成的。’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却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区别?王不要怪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指别的诸侯国的人)都会前来归顺了。”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古文和翻译

作者或出处:《孟子》 古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现代文全文翻译: 梁惠王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河内地方遭了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遭了饥荒,也这样办。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吗?」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就是王道的开端了。分给百姓五亩大的宅园,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鸡狗和猪等家畜,百姓能够适时饲养,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碍他们的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著、冻不著,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现在的梁国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 【注释】 罪:怪罪。 【赏析】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王好战,请以战喻。」总提一句,然后举出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句突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著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3段至第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第3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三组排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使民加多」的问题跟行王道紧密联系起来。

第4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这一段,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也」相呼应。

第5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著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段对话,贯穿全文的线索就是「民不加多」,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

首先,了解一下相关背景:战国时期,列国争雄,频繁的战争导致人口大批迁徙伤亡。而当时既无国籍制度,也无移民限制,百姓可以随意地去寻找自己心目中的乐土。哪一个国家比较安定、富强、和乐就迁到那个国家为臣民。而一个国家人民的多少也是一个国家是否稳定繁荣昌盛的标志之一。因此,各个诸侯为了称雄,都希望自己的国家人口增多。梁惠王也不例外。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国家已经是「尽心焉耳」,尽心的论据是自己赈灾救民,且邻国之政,无如寡人用心,结果是「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因此提出疑问。我们先试从梁惠王自己标榜的尽心于国的表现赈灾救民入手分析。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赈灾救民是它最基本的任务,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自然等灾害面前不赈灾不救民的。实际上光赈灾救民不行,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杜绝或减少自然等灾害的发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则是最大限度地调动百姓的积极性,使其乐其所为,这当然是仁政的具体表现。梁惠王自己也许确实是尽心于赈灾救民,但这实际上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而已。而邻国之政,无如寡人用心,也许是邻国之政真的没有梁惠王用心,也许是邻国采取了更好的措施或是运气的作用没有发生太多的自然灾害,因而也就没有太多的赈灾救民的举动,不管如何,结果是「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通过分析,我们知道,在梁惠王提出疑问的过程中已将自己「民不加多」的原因揭示出来了,因此孟子小试牛刀就解决了问题。

第二部分:孟子采用了他善用的「引君入彀」的论辩方式,分析了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

所谓「引君入彀」,就是在论辩中常用比喻说理,且比喻之后连带反诘句而向对方发难,逼其回答,对方不回答则已,答则中其圈套,陷入被动尴尬的境地的一种论辩方法。孟子面对第一部分梁惠王的提问,不直接回答原因,却又设了一个圈套。总体上用打仗来比喻治理国家,用战败一方弃甲曳兵而逃来比喻没有治理好的国家,用逃跑了一百步比喻邻国,用逃跑了五十步比喻梁惠王。然后提出问题: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他人跑了一百步,怎么样?逼使梁惠王回答,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这也是逃跑。这样,梁惠王不知不觉中很快就跳进了孟子设的圈套,承认了自己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都是没能实行仁政。因此,不能希望民之加多。

第三部分:论述了使民加多的途径——实行仁政。这部分分三个层次论述了推行王道实行仁政而使民加多的基本途径、根本途径及应持的正确态度。

基本途径:不违农时、发展生产、解决百姓吃穿问题。在这个层次里,孟子运用了「连锁推理」形式。就是用前边推出来的结论作前提,推出新的结论,又用这个新的结论作前提,推出更新的结论,如是往复。孟子首先从「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池」、「斧斤以时入山林」推出「谷不可胜食」、「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的结论。

又用「谷不可胜食」、「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这个结论作前提,推出「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新的结论。又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个新的结论作前提,推出更新的结论「王道之始」。这种「连锁推理」形式强调了实行王道要从不违农时,发展生产,解决百姓最基本的吃穿问题入手。论述时,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无懈可击,增强了说服力量,显示了孟子雄辩的艺术。这也许就是孟子的文章为后世称道效仿的原因之一吧。

根本途径: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进而解决精神文明问题。在解决了百姓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之后,要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发展丝织业,让五十岁的人就穿上丝绸衣服;发展畜牧业,让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发展教育事业,让孝悌之理深入民心,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从而推而广之。这样一个老有所养、民风淳朴、其乐融融的社会不就是一方净土、一方乐土吗?势必会「使天下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而何愁民不加多!

应持的正确态度:梁惠王你的愿望是「使民加多」,而你国家的情况究竟如何呢?下面孟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人的饭食,路上饿殍遍地,真可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呀!出现这种情况,可梁惠王你也不打开粮仓赈民,人饿死了,却说「非我也,岁也」,这和拿着武器杀死人后却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区别!在这里,孟子又是运用比喻批评了梁惠王推卸责任,最后,语重心长地指出「使民加多」的正确态度:不要归罪年成,要有具体的措施实行仁政。这样,天下的百姓就到你这里来了。

总之,此文运用「引君入彀」的论辩方式,迫使梁惠王承认自己「尽心于国」之举,只是临时应付,不是真正爱民,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还运用「连锁推理」形式,强调了实行王道要从不违农时、发展生产、解决百姓最基本的吃穿问题入手;还指出要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进而接受教化,懂得「孝悌之义」,以解决精神文明问题,才能使民心归附,国家兴盛。 【主旨及思路分析】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本文主旨。因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这种「保民而王」得思想,实际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多加」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章自然而然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据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战国时国君所有的「统一天下」的宏愿,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张,即减轻徭役、发展农林牧渔生产而使民「不饥不寒」,并在此基础上兴办教育等具体措施和要求,并强调指出,只有通过解决人民经济生活的问题而取得人民拥戴,才能称王于天下。

文章中表现出的孟子的思想与主张

首先,孟子是反对诸侯间的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的,一句「王好战,请以战喻」充分把这种思想表露了出来。

其次,孟子认为应该让利于民,让民众有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他认为梁惠王自认为的「用心」于民,做的是远远不够的,这与其他国家不知满足的一味向民征敛只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区别。

第三,孟子向梁惠王表明了自己治民的理想,具体的说,就是让民拥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鸡豚狗彘之畜」。

不仅如此,孟子还非常重视教化,提出了「谨庠序」的主张,他的最高理想是黎民「衣帛食肉」,「不饥不寒」。

最后孟子在自己论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面对上层贵族奢靡浪费,黎民饥寒交迫的社会现实,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梁惠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文写作上体现出的孟子散文的特点

1、巧设譬喻,迂回曲折。

谈问题先把主旨藏起来,从侧面、反面、外围人手,逐渐引向本题。如本意要讲实行仁政,却先以战设喻,从反面入手,使梁惠王不知不觉中跟着他走。这样,文章如曲径探幽,引人入胜;文势则波澜起伏,毫无板滞。

2、逻辑谨严,层层深入。

表面看来,文章铺张扬厉,散漫无纪,实则逻辑清晰,段落分明,层次井然。如先提出问题,再分析原因,后述措施,王道之始,王道之实,实行仁政,均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3、词丰笔活,理足气盛。

善用贴切的比喻、有力的铺排,考究用词,讲求句式。奇句与偶句,单势句与排比句,交错使用,笔势灵活,理直气壮,谈锋犀利,咄咄逼人。文章极富雄辩的气势。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及注释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翻译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

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了这些而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

“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寡人之于国也》注释

(1)梁惠王:即魏惠王,名罃(ying)。他在位时,把国都由安邑(故址在今山西运城西)迁到大梁(今河 南开封市),故魏国又称梁国,魏王又称梁王。

(2)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3)于:介词,对于。

(4)尽心焉耳矣:真是费尽心力了。尽心,费尽心思 焉耳矣 ,都是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增强语气。(5)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

(6)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7)于:到。

(8)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 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9)粟:谷子,脱壳后为小米,也泛指谷类。

(10)亦然:也是这样。

(11)察:考察。

(12)政:当权者。

(13)无如:没有像……

(14)加少:更少。加:更。古代人口少,为了增加劳力和扩充兵员,希望人口增多,以人口增多为好事。

(15)对:回答。

(16)王好战:大王喜欢打仗。好:喜欢。

(17)请:有“请允许我”的意思。

(18)喻:打比方,作说明。

(19)填:拟声词,模拟鼓声。

(20)鼓之:敲起鼓来。鼓,动词,击鼓。之,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下文“树之”的“之”用法相同。

(21)兵刃既接: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指战斗已开始。兵,兵器、武器。刃,刀、刀剑等。既:已经。接,接触、交锋。

(22)甲:铠甲,古代的战衣,上面缀有金属片,可以保护身体。

(23)走:跑,这里指逃跑。

(24)或:有的人。

(25)则:连词,那么。

(26)何如:怎么样。

(27)直:通“只”,只是,不过。

(28)是:代词,这,指代上文“五十步而后止”。

(29)如:如果。

(30)则:连词,就。

(31)无:通“毋”,不要。

(32)望:希望。

(33)于:比。

(34)违:违反,耽误。这里指耽误。

(35)时:季节。

(36)谷:粮食的统称。

(37)胜:完全,尽。

(38)数罟:密网。

(39)洿:深。

(40)斤:锛子。

(41)以时:按一定的季节。

(42)养生:供养活着的人。

(43)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事。

(44)憾:遗憾。

(45)王道:以仁义治天下,这是儒家的政治主张。

(46)始:开端。

(47)五亩:先秦时五亩约合现在一亩二分多。

(48)树:给……种植

(49)衣帛:穿上丝织品的衣服。衣,穿。

(50)豚:小猪。

(51)彘:猪。

(52)畜:畜养。

(53)之:助词。

(54)无:通“毋”,不要。

(55)失:与下文的“夺”均为“错过”意。

(56)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

(57)庠序:都指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

(58)教:教化。

(59)申:反复陈述。

(60)孝悌:古代尊敬父母为“孝”,敬爱兄长为“悌”。

(61)义:道理。

(6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意思是,年轻人知道孝敬老人,都来代劳了。颁白,头发花白。颁:通“斑”。负,背着东西。戴,顶着东西。

(63)黎民:百姓。

(64)然而:这样(如此)却。

(65)未之有也:宾语前置,“未有之也”。

(66)食:动词,吃。(67)食:名词,食物。

(68)检:通敛。收积、储藏的意思

(69)涂:通“途”,路上。

(70)饿莩:饿死的人。

(71)发: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72)岁:年成。

(73)兵:兵器。

(74)无:通“毋”,不要。

(75)罪:归咎,归罪。

(76)斯:则、那么。

(77)至:到,这里指归顺。

通假字 

1.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只是,不过。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wú,通“毋”不要。不要期望百姓比邻国的多。) 

3.无失其时。(无:wú,通“毋”不要。不要错过它们生长繁衍的时节)

4.王无罪岁。(无:wú,通“毋”不要。王不要归咎于年成。)

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bān,通“斑”)

6.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赏析

这篇文章写孟子同梁惠王的谈话。当时各国为了要增产粮食和扩充兵员,都苦于劳动力不足,所以梁惠王要同邻国争夺百姓,采取了自以为“尽心”的措施,可是目的并没有达到。孟子抓住了这个矛盾,指出梁惠王的“尽心”并不能使百姓归顺,同时提出自己的主张,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是治国的根本办法。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第二部分(第2-4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王好战,请以战喻。”总提一句,然后举出两个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句忽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5-7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第5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三组排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使民加多”的问题跟行王道紧密联系起来。

第6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这一段,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也”相呼应。

第7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孟子简介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属孔子第四代弟子,是曾子的再传弟子。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孔子是大成至圣,孟子被称为亚圣。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其道,多数人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随后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孟子与其弟子的言论汇编于《孟子》一书,是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之一。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翻译

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了这些而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文章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国家已经是“尽心焉耳”,尽心的论据是自己赈灾救民,且邻国之政,无如寡人用心,结果是“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因此提出疑问。先试从梁惠王自己标榜的尽心于国的表现赈灾救民人手分析。

第二部分:孟子采用了他善用的“引君入瓮”的论辩方式,分析了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所谓“引君入瓮”,就是论辩中常用比喻说理,且比喻之后连带反诘句而向对方发难,逼其回答,对方不回答则已,答则中其圈套,陷入被动尴尬的境地的一种论辩方法。

第三部分;论述了使民加多的途径——实行仁政。这部分分三个层次论述了推行王道实行仁政而使民加多的基本途径、根本途径及应持的正确态度。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下面是由我为大家分享整理的《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 篇1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翻译: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了这些而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寡人之于国也》注释

1. 梁惠王: 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姓魏,名罃。魏国都城在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所以魏惠王又称梁惠王。

2. 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3. 焉耳矣:焉、耳、矣都是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4. 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古人以中原地区为中心,所以黄河以北称河内,黄河以南称河外。

5.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6. 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7. 粟: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也泛指谷类。

8. 亦然:也是这样。

9. 无如:没有像……。

10. 加少:更少。下文“加多”,更多。加,副词,更、再。

11. 好战:喜欢打仗。战国时期各国诸侯热衷于互相攻打和兼并。

12. 请以战喻:让我用打仗来做比喻。请,有“请允许我”的意思。

13. 填:拟声词,模拟鼓声。

14. 鼓之:敲起鼓来,发动进攻。古人击鼓进攻,鸣锣退兵。鼓,动词。之,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

15. 兵刃既接: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指战斗已开始。兵,兵器、武器。既,已经。接,接触,交锋。

16. 弃甲曳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曳,yè,拖着。

17. 走:跑,这里指逃跑。

18. 或:有的人。

19. 以:凭着,借口。

20. 笑:耻笑,讥笑。

21. 直:只是、不过。

22. 是:代词,这,指代上文“五十步而后止”。

23. 无:通“毋”,不要。

24. 不违农时:指农忙时不要征调百姓服役。违,违背、违反,这里指耽误。

25. 谷:粮食的统称。

26. 不可胜食:吃不完。胜,尽。

27. 数罟不入洿池:这是为了防止破坏鱼的生长和繁殖。数,cù,密。罟,gǔ,网。洿,wū,深。

28. 鳖:biē,甲鱼或团鱼。

29. 斤:与斧相似,比斧小而刃横。

30. 时:时令季节。砍伐树木宜于在草木凋落,生长季节过后的秋冬时节进行。

31. 养生:供养活着的人。

32. 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事。

33. 憾:遗憾。

34. 王道:以仁义治天下,这是儒家的政治主张。与当时诸侯奉行的以武力统一天下的“霸道”相对。

35. 五亩:先秦时五亩约合21世纪一亩二分多。

36. 树:种植。

37. 衣帛:穿上丝织品的衣服。衣,用作动词,穿。

38. 豚:tún,小猪。

39. 彘:zhì,猪。

40. 畜:xù,畜养,饲养。

41. 无:通“毋”,不要。

42. 百亩之田:古代实行井田制,一个男劳动力可分得耕田一百亩。

43. 夺:失,违背。

44. 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

45. 庠序:古代的乡学。《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家”,这里指“闾”,二十五户人共住一巷称为闾。塾,闾中的学校。党,五百户为党。庠,设在党中的学校。术,同“遂”,一万二千五百家为遂。序,设在遂中的学校。国,京城。学,大学。庠,xiánɡ。

46. 教:教化。

47. 申:反复陈述。

48. 孝悌:敬爱父母和兄长。悌,tì。

49. 义:道理。

50. 颁白:头发花白。颁,通“斑”。

51. 负戴:负,背负着东西。戴,头顶着东西。

52. 黎民:百姓。

53. 王:这里用作动词,为王,称王,也就是使天下百姓归顺。

54. 未之有:未有之。之,指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

55. 食人食:前一个“食”,动词,吃;后一个“食”,名词,指食物。

56. 检:检点,制止、约束。

57. 涂:通“途”,道路。

58. 饿莩:饿死的人。莩,piǎo,同“殍”,饿死的人。

59. 发: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60. 岁:年岁、年成。

61. 罪:归咎,归罪。

62. 斯:则、那么。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 篇2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翻译:

梁惠王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黄河以北的地方遇到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的地方,同时把黄河以东地方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北的地方。黄河以东的地方遇到饥荒,也这样办。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吗?”

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

“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渔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一定的季节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与鱼鳖之类的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分给百姓五亩大的宅园,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鸡狗和猪等家畜,百姓能够适时饲养,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碍他们的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现在的梁国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段对话,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接下来我为大家带来了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了这些而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注释

1. 梁惠王: 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姓魏,名罃。魏国都城在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所以魏惠王又称梁惠王。

2. 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3. 焉耳矣:焉、耳、矣都是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4. 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古人以中原地区为中心,所以黄河以北称河内,黄河以南称河外。

5.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6. 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7. 粟: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也泛指谷类。

8. 亦然:也是这样。

9. 无如:没有像……。

10. 加少:更少。下文“加多”,更多。加,副词,更、再。

11. 好战:喜欢打仗。战国时期各国诸侯热衷于互相攻打和兼并。

12. 请以战喻:让我用打仗来做比喻。请,有“请允许我”的意思。

13. 填:拟声词,模拟鼓声。

14. 鼓之:敲起鼓来,发动进攻。古人击鼓进攻,鸣锣退兵。鼓,动词。之,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

15. 兵刃既接: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指战斗已开始。兵,兵器、武器。既,已经。接,接触,交锋。

16. 弃甲曳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曳,yè,拖着。

17. 走:跑,这里指逃跑。

18. 或:有的人。

19. 以:凭着,借口。

20. 笑:耻笑,讥笑。

21. 直:只是、不过。

22. 是:代词,这,指代上文“五十步而后止”。

23. 无:通“毋”,不要。

24. 不违农时:指农忙时不要征调百姓服役。违,违背、违反,这里指耽误。

25. 谷:粮食的统称。

26. 不可胜食:吃不完。胜,尽。

27. 数罟不入洿池:这是为了防止破坏鱼的生长和繁殖。数,cù,密。罟,gǔ,网。洿,wū,深。

28. 鳖:biē,甲鱼或团鱼。

29. 斤:与斧相似,比斧小而刃横。

30. 时:时令季节。砍伐树木宜于在草木凋落,生长季节过后的秋冬时节进行。

31. 养生:供养活着的人。

32. 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事。

33. 憾:遗憾。

34. 王道:以仁义治天下,这是儒家的政治主张。与当时诸侯奉行的以武力统一天下的“霸道”相对。

35. 五亩:先秦时五亩约合21世纪一亩二分多。

36. 树:种植。

37. 衣帛:穿上丝织品的衣服。衣,用作动词,穿。

38. 豚:tún,小猪。

39. 彘:zhì,猪。

40. 畜:xù,畜养,饲养。

41. 无:通“毋”,不要。

42. 百亩之田:古代实行井田制,一个男劳动力可分得耕田一百亩。

43. 夺:失,违背。

44. 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

45. 庠序:古代的乡学。《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家”,这里指“闾”,二十五户人共住一巷称为闾。塾,闾中的学校。党,五百户为党。庠,设在党中的学校。术,同“遂”,一万二千五百家为遂。序,设在遂中的学校。国,京城。学,大学。庠,xiánɡ。

46. 教:教化。

47. 申:反复陈述。

48. 孝悌:敬爱父母和兄长。悌,tì。

49. 义:道理。

50. 颁白:头发花白。颁,通“斑”。

51. 负戴:负,背负着东西。戴,头顶着东西。

52. 黎民:百姓。

53. 王:这里用作动词,为王,称王,也就是使天下百姓归顺。

54. 未之有:未有之。之,指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

55. 食人食:前一个“食”,动词,吃;后一个“食”,名词,指食物。

56. 检:检点,制止、约束。

57. 涂:通“途”,道路。

58. 饿莩:饿死的人。莩,piǎo,同“殍”,饿死的人。

59. 发: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60. 岁:年岁、年成。

61. 罪:归咎,归罪。

62. 斯:则、那么。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梁惠王①曰:“寡人②之于③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⑤凶⑥,则移其民于⑦河东⑧,移其粟⑨于河内;河东凶亦然⑩。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11)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12),请以战喻(13)。填然(14)鼓之(15),兵(16)刃既接,弃甲(17)曳(18)兵而走(19),或(20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21五十)步笑百步,则(22)何如(23)?”

曰:“不可,直(24)不百步耳,是(25)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26)望民之多于(27)邻国也。

“不违(28)农时,谷(29)不可胜(30)食也。数罟(31)不入洿池(32),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33)以时(34)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35)使民养生(36)丧死(37)无憾(38)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39)之始也。

“五亩(40)之宅,树(41)之以桑,五十者(42)可以衣帛(43)矣。鸡豚(44)狗彘(45)之畜(46),无失其时(47),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48)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49)庠序(50)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51),颁白(52)者不负(53)戴(54)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55)不饥不寒,然而不王(56)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57)而不知检(58),涂(59)有饿莩(60)而不知发(61),人死,则曰:‘非我也,岁(62)也。’是何异于(63)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64)岁,斯(65)天下之民至(66)焉。”

①梁惠王:战国时魏国的惠王,姬姓,名罃(yīng)。魏国的都城在大梁(今河南开封市西北),所以魏国又称梁国,魏惠王又称梁惠王。②寡人:古代国君自己谦称,意思是寡(少)德之人。③之于:复式虚词,一般用作动词谓语句的主语部分,表示一种态度或做法。可译为“……对待……”、“……对……的态度”。④焉耳矣:语气词连用,以加重洋洋自得的语气。⑤河内:黄河北岸一带。⑥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⑦于:到。⑧河东:黄河以东,现在的山西省西南部。⑨粟:小米,借指谷类。⑩亦然:也是这样。(11)加:更。(12)好(hào)战:喜欢打仗。战国时期各国互相兼并。(13)喻:打比方。(14)填然:形容鼓声咚咚。(15)鼓之:击鼓。鼓,动词。之,没有意义的衬字。(16)兵:兵器,武器。(17)甲:铠甲。古代的战衣,上面缀有金属片,可以保护身体。(18)曳(yè):拖着。(19)走:跑,这里指逃跑。(20)或:有的。(21)以:凭借。(22)则:承接连词,那么。(23)何如:即“如何”,怎么样。(24)直:通“只”。(25)是:这。(26)无:通“毋”,不要。(27)于:比。(28)违:违背,这里指耽误。(29)谷:粮食的统称。(30)胜(shēng),尽。(31)数(cù)罟(gǔ):密网。数,密。(32)洿(wū)池:池塘。洿,低凹的地方,也指池塘。(33)斧斤:斧子。纵刃为斧,横刃为斤。(34)以时:按一定的时节(草木凋落,生长季节过后)。(35)是:这样。(36)养生:供养活着的人。(37)丧(sāng)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事。(38)憾:遗憾,不满。(39)王道:以仁义治天下,这是儒家的政治主张。(40五)亩:合现在一亩多。(41)树:种植。(42五十)者:五十岁的人。(43)衣(yì)帛:穿丝织品。衣,这里是动词。(44)豚(tún):小猪。(45)彘(zhì):猪。(46)畜(xù):畜养。(47)时:这里指繁殖期。(48)夺:(因劳役而)侵占。(49)谨:形容词用如使动词,重视。(50)庠(xiáng)序:地方上的学校。殷代称庠,周代称序。(51)申之以孝悌(tì)之义:状语后置,即“以孝悌之义申之”。把孝顺父母,尊兄爱弟的道理反复叮嘱他们。申,反复地开导。悌,善待兄弟。(52)颁白:头发花白。颁,通“斑”,黑白相间。(53)负:背东西。(54)戴:用头顶东西。(55)黎民:百姓。黎,众。也有人认为“黎”应解作“黑”。黎民,就是黑头发的人,少壮的人。(56)王(wàng):称王,使天下百姓归顺。(56)未之有:即“未有之”,宾语前置。(57)食人食:吃人吃的东西。前一个“食”是动词,后一个“食”是名词。(58)检:约束,制止。(59)涂:同“途”,路上。(60)饿莩(piǎo):饿死的人。莩,通“殍”,饿死或饿死的人。(61)发:指打开仓库,赈济百姓。(62)岁:年成。(63)何异于:与……有什么差异。(64)罪:归罪,归咎。(65)斯:则,那么。(66)至:到,指归顺。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该是)尽心尽意了吧。(如果)河内遭遇饥荒,(我)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转移到河东,把河东那里的粮食调往河内;(如果)河东遇到荒年,(我)也这样(做)。(我)考察邻国的治理,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可是)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也)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征战,请让我用打仗来打个比方。战鼓咚咚地敲响,两军短兵相接,(某些士兵)扔下铠甲,拖着兵器跑了。有的(跑了)一百步而后停了下来,有的(跑了)五十步而后停了下来。因为(自己只跑了)五十步就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那么怎样?

(梁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跑)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明白这个道理,就不要希望(您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如果)不(因劳役)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多得)吃不完。(如果)不用太密的鱼网到池塘里捕鱼,鱼鳖就(多得)吃不完。(如果) 按一定的时节砍伐树木,木材就(多得)用不完。粮食与鱼鳖(多得)吃不完,木材(多得)用不完,这样(就会)使百姓对生养死葬都不会有什么遗憾了。(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什么遗憾,这就是王道的基础。

“五亩大的宅院周围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绸衣服了。鸡、狗、猪等的喂养,不错过繁殖的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百亩大的田地,不错过农耕的时节,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免于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好学校的教育,反复把孝顺父母,尊兄爱弟的道理叮嘱百姓,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或头顶着东西在道路上奔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绸的衣服,吃上肉食,百姓不挨饿受冻,这样做却不能使天下百姓归顺,(这种情况)不曾有过。

“(富贵人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国君)却不知道制止,大路上有饿死的人,(国君)却不知道开仓赈济。(有)人饿死了,却说:‘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成不好。’这与(用兵器)杀死别人,(然后)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大王(如果)不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寡人之于国也

先秦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标签: 高中文言文 哲理 文言文 其他

《寡人之于国也》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国家的治理,很尽心竭力的吧!黄河以南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南。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百姓并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脚。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觉得行不行呢?” 梁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您既然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渔网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便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无尽,这样便使老百姓能够养活家小,葬送死者而无遗憾了。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 “在五亩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着丝绸了;鸡鸭猪狗不失时节地繁殖饲养,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食了。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不会闹灾荒了。注重乡校的教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再会肩挑头顶,出现在道路上了。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鱼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的是决不会有的。” “现在,猪狗吃的是人吃的食物而不知道设法制止,路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济饥民,人死了反而说‘与我无关,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和把人杀了反而说‘与我无乾,是武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您要能够不归罪于荒年,这样,普天下的百姓便会涌向您这儿来了。”

《寡人之于国也》注释

(1)梁惠王: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姓魏,名罃(yīng)。魏国都城在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所以魏惠王又称梁惠王。 (2)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3)焉耳矣:焉、耳、矣都是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4)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古人以中原地区为中心,所以黄河以北称河内,黄河以南称河外。 (5)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6)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7)粟: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也泛指谷类。 (8)亦然:也是这样。 (9)无如:没有像……。 (10)加少:更少。下文“加多”,更多。加,副词,更、再。 (11)好战:喜欢打仗。战国时期各国诸侯热衷于互相攻打和兼并。 (12)请以战喻:让我用打仗来做比喻。请,有“请允许我”的意思。 (13)填:拟声词,模拟鼓声。 (14)鼓之:敲起鼓来,发动进攻。古人击鼓进攻,鸣锣退兵。鼓,动词。之,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 (15)兵刃既接: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指故斗已开始。兵,兵器、武器。既,已经。接,接触,交锋。 (16)弃甲曳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曳,yè,拖着。 (17)走:跑,这里指逃跑。 (18)或:有的人。 (19)以:凭著,借口。 (20)笑:耻笑,讥笑。 (21)直:只是、不过。 (22)是:代词,这,指代上文“五十步而后止”。 (23)无:通“毋”,不要。 (24)不违农时:指农忙时不要征调百姓服役。违,违背、违反,这里指耽误。 (25)谷:粮食的统称。 (26)不可胜食:吃不完。胜,尽。 (27)数罟不入洿池:这是为了防止破坏鱼的生长和繁殖。数(cù):密。罟(gǔ):网。洿(wū):深。 (28)鳖(biē):甲鱼或团鱼。 (29)斤:与斧相似,比斧小而刃横。 (30)时:时令季节。砍伐树木宜于在草木凋落,生长季节过后的秋冬时节进行。 (31)养生:供养活着的人。 (32)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事。 (33)憾:遗憾。 (34)王道:以仁义治天下,这是儒家的政治主张。与当时诸侯奉行的以武力统一天下的“霸道”相对。 (35)五亩:先秦时五亩约合21世纪一亩二分多。 (36)树:种植。 (37)衣帛:穿上丝织品的衣服。衣,用作动词,穿。 (38)豚(tún):小猪。 (39)彘(zhì):猪。 (40)畜(xù):畜养,饲养。 (41)无:通“毋”,不要。 (42)百亩之田:古代实行井田制,一个男劳动力可分得耕田一百亩。 (43)夺:失,违背。 (44)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 (45)庠序:古代的乡学。《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家”,这里指“闾”,二十五户人共住一巷称为闾。塾,闾中的学校。党,五百户为党。庠,设在党中的学校。术,同“遂”,一万二千五百家为遂。序,设在遂中的学校。国,京城。学,大学。庠(xiánɡ)。 (46)教:教化。 (47)申:反复陈述。 (48)孝悌:敬爱父母和兄长。悌(tì)。 (49)义:道理。 (50)颁白:头发花白。颁,通“斑”。 (51)负戴:负,背负著东西。戴,头顶着东西。 (52)黎民:百姓。 (53)王:这里用作动词,为王,称王,也就是使天下百姓归顺。 (54)未之有:未有之。之,指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 (55)食人食:前一个“食”,动词,吃;后一个“食”,名词,指食物。 (56)检:检点,制止、约束。 (57)涂:通“途”,道路。 (58)饿莩:饿死的人。莩(piǎo):同“殍”,饿死的人。 (59)发: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60)岁:年岁、年成。 (61)罪:归咎,归罪。 (62)斯:则、那么。

《寡人之于国也》相关内容

主题作者:佚名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养生丧死无憾,...

关于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及注释,寡人之于国也原文译文 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译文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及注释(寡人之于国也原文译文 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译文)

本文编辑:admin

本文相关文章:


上善若水最好的解释(《老子》上善若水翻译及原文)

上善若水最好的解释(《老子》上善若水翻译及原文)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上善若水最好的解释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上善若水最好的解释的知识,包括《老子》上善若水翻译及原文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本文目录《老子》上善若水翻译及原文上善若

2024年9月3日 18:21

醉花阴(年下sc) 作者:酌青栀(李清照 醉花阴 原文)

醉花阴(年下sc) 作者:酌青栀(李清照 醉花阴 原文)

大家好,醉花阴(年下sc) 作者:酌青栀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李清照 醉花阴 原文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醉花阴(年下sc) 作者:酌青栀和李清照 醉花阴 原文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

2024年8月27日 06:40

白马篇原文及翻译?《白马篇》原文及翻译

白马篇原文及翻译?《白马篇》原文及翻译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白马篇,以及白马篇原文及翻译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本文目录白马篇原文及翻译《白马篇》原文及翻译曹植 白马

2024年8月27日 02:40

《窦娥冤》的原文是什么?窦娥冤全文翻译

《窦娥冤》的原文是什么?窦娥冤全文翻译

“窦娥冤”相关信息最新大全有哪些,这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接下来就一起看看《窦娥冤》的原文是什么?窦娥冤全文翻译!本文目录《窦娥冤》的原文是什么窦娥冤全文翻译窦娥冤中的四个典故急求《窦娥冤》第二折的现代文剧本《窦娥冤》剧本完整故事《窦娥冤》的

2024年7月25日 05:40

北冥有鱼翻译(北冥有鱼的意思翻译是什么 北冥有鱼的翻译及原文)

北冥有鱼翻译(北冥有鱼的意思翻译是什么 北冥有鱼的翻译及原文)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北冥有鱼翻译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北冥有鱼翻译以及北冥有鱼的意思翻译是什么 北冥有鱼的翻译及原文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本文目录北冥有鱼的意思

2024年7月24日 09:41

《如梦令》李清照(李清照《如梦令》原文赏析及注释翻译)

《如梦令》李清照(李清照《如梦令》原文赏析及注释翻译)

“《如梦令》李清照”相关信息最新大全有哪些,这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接下来就一起看看《如梦令》李清照(李清照《如梦令》原文赏析及注释翻译)!本文目录李清照《如梦令》原文赏析及注释翻译《如梦令》李清照词赏析:知否李清照《如梦令》原文赏析及注释翻

2024年7月24日 02:47

梅花王安石古诗原文?《梅花》王安石古诗

梅花王安石古诗原文?《梅花》王安石古诗

本文目录梅花王安石古诗原文《梅花》王安石古诗王安石的的《梅花》,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王安石的梅花写出了梅花的什么特点梅花王安石古诗原文翻译梅花王安石的古诗王安石的梅花古诗梅花王安石的诗句意思梅花王安石古诗原文《梅花》王安石(宋)墙

2024年7月23日 14:03

傅雷家书摘抄(傅雷家书原文摘抄赏析精彩佳句)

傅雷家书摘抄(傅雷家书原文摘抄赏析精彩佳句)

“傅雷家书摘抄”相关信息最新大全有哪些,这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接下来就一起看看傅雷家书摘抄(傅雷家书原文摘抄赏析精彩佳句)!本文目录傅雷家书原文摘抄赏析精彩佳句《傅雷家书》金句摘抄是什么请给我有关《傅雷家书》的好段摘抄傅雷家书1956年好词

2024年7月18日 04:40

大开大合的诗句(清平调·其三古诗原文及鉴赏)

大开大合的诗句(清平调·其三古诗原文及鉴赏)

本文目录清平调·其三古诗原文及鉴赏苏轼在逆境中乐观豁达的诗句古诗翻译(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历史上哪三首大开大合的诗,是大奸大恶的三个人写的关于带大字的诗句李白关于浪漫的诗句清平调·其三古诗原文及鉴赏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

2024年7月7日 02:12

曾子杀猪文言文翻译(曾子杀猪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曾子杀猪文言文翻译(曾子杀猪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本文目录曾子杀猪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曾子杀猪》文言文翻译曾子杀猪文言文翻译曾子烹彘文言文全文翻译是什么曾子杀彘文言文翻译及原文《曾子杀猪》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曾子杀猪文言文和翻译曾子杀彘文言文翻译曾子杀猪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曾子杀猪》原文及翻译:

2024年7月7日 02:12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的作品原文)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的作品原文)

本文目录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的作品原文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岗山全诗毛主席诗词《重上井冈山》全文是什么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的作品原文水调歌头(1)·重上井冈山(2)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

2024年7月7日 02:11

画蛇添足文言文(画蛇添足文言文原文和解释)

画蛇添足文言文(画蛇添足文言文原文和解释)

本文目录画蛇添足文言文原文和解释画蛇添足文言文及翻译《画蛇添足》文言文翻译《画蛇添足》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画蛇添足文言文翻译画蛇添足文言文 画蛇添足原文和译文文言文画蛇添足原文及翻译画蛇添足文言文解释画蛇添足文言文翻译和注释画蛇添足文言文翻译

2024年7月7日 02:10

黄鹤楼原文及翻译(黄鹤楼古诗翻译及原文)

黄鹤楼原文及翻译(黄鹤楼古诗翻译及原文)

本文目录黄鹤楼古诗翻译及原文黄鹤楼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黄鹤楼》原文及赏析崔颢《黄鹤楼》的完整翻译黄鹤楼崔颢原文及翻译黄鹤楼原文及翻译黄鹤楼古诗翻译及原文《黄鹤楼》古诗翻译及原文如下:原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

2024年7月7日 02:10

静女原文带拼音?静女翻译全文及赏析

静女原文带拼音?静女翻译全文及赏析

本文目录静女原文带拼音静女翻译全文及赏析静女拼音版诗经静女原文及翻译及注释诗经 静女原文及翻译《静女》原文和翻译静女翻译全文二十一《诗经》二首静女翻译静女原文及翻译赏析概括一下诗经《静女》原文及翻译静女原文带拼音静女原文拼音版如下:诗经《国

2024年7月7日 02:08

河中石兽原文(河中石兽一句原文一句翻译)

河中石兽原文(河中石兽一句原文一句翻译)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河中石兽原文,以及河中石兽一句原文一句翻译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本文目录河中石兽一句原文一句翻译《河中石兽》原文注释及翻译河中石兽一句原文一句翻译 《河中石兽》是清代文学家纪昀创作的一篇

2024年7月7日 02:07

高阳台·落梅原文_翻译及赏析

高阳台·落梅原文_翻译及赏析

本文目录高阳台·落梅原文_翻译及赏析高阳台·落梅原文_翻译及赏析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古石埋香,金沙锁骨连环。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半飘零,庭上黄昏,月冷阑干。 寿阳空理愁鸾。问谁调玉髓,暗补香瘢。细雨归鸿,孤山无限

2024年7月7日 02:07

人生自古谁无死的全诗(人生自古谁无死诗句的作者是谁 人生自古谁无死原文及译文)

人生自古谁无死的全诗(人生自古谁无死诗句的作者是谁 人生自古谁无死原文及译文)

本文目录人生自古谁无死诗句的作者是谁 人生自古谁无死原文及译文人生自古谁无死出自哪首诗人生自古谁无死诗句的作者是谁 人生自古谁无死原文及译文1、人生自古谁无死出自作者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2、原文: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

2024年7月7日 02:07

当仁不让于师原文(当仁不让于师原文注释翻译 了解一下这句话的出处)

当仁不让于师原文(当仁不让于师原文注释翻译 了解一下这句话的出处)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当仁不让于师原文,以及当仁不让于师原文注释翻译 了解一下这句话的出处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本文目录当仁不让于师原文注释翻译 了解一下这句话的出处“当仁,不让于师”出自哪本书当仁不让出自哪

2024年7月7日 02:06

白头吟原文及翻译?《白头吟》全文

白头吟原文及翻译?《白头吟》全文

大家好,白头吟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白头吟原文及翻译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白头吟和白头吟原文及翻译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本文目录白头吟原文及翻译《白头吟》全文

2024年7月7日 02:06

氓原文及翻译(《氓》原文和翻译)

氓原文及翻译(《氓》原文和翻译)

本文目录《氓》原文和翻译诗经 氓原文及翻译《氓》(佚名)原文及翻译氓原文及翻译氓的原文及翻译诗经氓原文及翻译氓原文及翻译朗读氓的翻译《氓》的原文及译文氓的文言文翻译《氓》原文和翻译《氓》的原文和翻译如下所示:1、原文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

2024年7月7日 02:02

力拔山兮气盖世(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意思及原文是什么)

力拔山兮气盖世(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意思及原文是什么)

大家好,力拔山兮气盖世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意思及原文是什么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力拔山兮气盖世和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意思及原文是什么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

2024年7月6日 16:47

刻舟求剑的故事和寓意(刻舟求剑的寓意 原文及翻译)

刻舟求剑的故事和寓意(刻舟求剑的寓意 原文及翻译)

本文目录刻舟求剑的寓意 原文及翻译刻舟求剑的故事和含义刻舟求剑的寓意是什么 刻舟求剑有什么特别意思刻舟求剑的寓意和道理是什么刻舟求剑文言文的道理 关于刻舟求剑的寓意介绍刻舟求剑的故事简介及其寓意刻舟求剑的道理是什么刻舟求剑的寓意 原文及翻译

2024年7月6日 12:25

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穆公亡骏》的原文是什么)

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穆公亡骏》的原文是什么)

大家好,关于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穆公亡骏》的原文是什么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

2024年6月29日 01:01

西湖歌舞几时休(西湖歌舞几时休原文,西湖歌舞几时休这首诗)

西湖歌舞几时休(西湖歌舞几时休原文,西湖歌舞几时休这首诗)

大家好,关于西湖歌舞几时休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西湖歌舞几时休原文,西湖歌舞几时休这首诗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2024年6月4日 05:00

《将进酒》原文(李白《将进酒》诗原文)

《将进酒》原文(李白《将进酒》诗原文)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将进酒》原文,以及李白《将进酒》诗原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本文目录李白《将进酒》诗原文古诗词《将进酒》原文将进酒李白原文带拼音及翻译赏析将进酒原文李白《将进酒》诗原文君不见,黄河之水

2024年5月23日 13:22

读书三余文言文阅读原文和答案?古文:读书“三余”,帮忙翻译一下.

读书三余文言文阅读原文和答案?古文:读书“三余”,帮忙翻译一下.

“读书三余”相关信息最新大全有哪些,这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接下来就一起看看读书三余文言文阅读原文和答案?古文:读书“三余”,帮忙翻译一下.!本文目录读书三余文言文阅读原文和答案古文:读书“三余”,帮忙翻译一下.董遇三余读书三余指哪三余读书三

2024年5月1日 20:00

入木三分的故事50字(入木三分的故事原文)

入木三分的故事50字(入木三分的故事原文)

其实入木三分的故事50字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入木三分的故事原文,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入木三分的故事50字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本文目录入木三分的故事原文入木三分的

2024年4月22日 09:41

游山西村 陆游(陆游游山西村原文翻译及赏析 陆游游山西村的全文)

游山西村 陆游(陆游游山西村原文翻译及赏析 陆游游山西村的全文)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游山西村 陆游,陆游游山西村原文翻译及赏析 陆游游山西村的全文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本文目录陆游游山西村原文翻译及赏析 陆游游山西村的全文《游西山村》全诗是什么《游山西村》原

2024年3月22日 05:01

生于忧患原文及翻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和翻译)

生于忧患原文及翻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和翻译)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生于忧患原文及翻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和翻译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本文目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和翻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翻译及赏析生于忧患文言文翻译和原文,

2024年3月15日 03:40

长江之歌课文(苏教版课文《长江之歌》原文,急需)

长江之歌课文(苏教版课文《长江之歌》原文,急需)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长江之歌课文,以及苏教版课文《长江之歌》原文,急需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本文目录苏教版课文

2024年3月15日 00:40

不是花中偏爱菊(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是什么意思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的原文)

不是花中偏爱菊(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是什么意思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的原文)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不是花中偏爱菊,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是什么意思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的原文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本文目录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是什么意思 不是花中偏爱菊

2024年3月5日 11:00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的意思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的原文?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的意思是什么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的意思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的原文?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的意思是什么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寂寞开无主,以及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的意思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的原文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2023年11月5日 22:40

礼记二则原文及翻译 礼记二则原文及翻译欣赏?人教版八下《礼记二则》原文翻译

礼记二则原文及翻译 礼记二则原文及翻译欣赏?人教版八下《礼记二则》原文翻译

本文目录礼记二则原文及翻译 礼记二则原文及翻译欣赏人教版八下《礼记二则》原文翻译礼记檀弓故事二则原文及翻译是什么礼记檀弓故事二则原文及翻译是什么礼记檀弓故事二则原文及翻译介绍礼记二则是几年级的礼记二章翻译礼记一则虽有佳肴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礼

2023年10月23日 06:20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中秋玩月原文_翻译及赏析)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中秋玩月原文_翻译及赏析)

本文目录中秋玩月原文_翻译及赏析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什么意思“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是什么意思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全诗赏析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是什么意思中秋佳句古诗全诗中秋月·中秋月古诗词阴晴圆缺都

2023年10月17日 20:40

登高唐杜甫古诗(杜甫《登高》原文及鉴赏)

登高唐杜甫古诗(杜甫《登高》原文及鉴赏)

本文目录杜甫《登高》原文及鉴赏杜甫《登高》原文及翻译杜甫的诗《登高》全文是什么杜甫《登高》原文及注释杜甫的诗登高杜甫的《登高》原文杜甫《登高》全诗翻译及赏析登高这首诗的意思杜甫的《登高》原文翻译及赏析登高杜甫原文及翻译杜甫《登高》原文及鉴赏

2023年9月26日 07:40

论语全文及译文完整版(论语原文及翻译)

论语全文及译文完整版(论语原文及翻译)

本文目录论语原文及翻译《论语》的全文及翻译是怎么样的论语原文及翻译论语原文及翻译如下: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翻译: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乐。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翻译:

2023年9月8日 21:20

望岳翻译及赏析(《望岳》原文及翻译)

望岳翻译及赏析(《望岳》原文及翻译)

本文目录《望岳》原文及翻译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唐朝杜甫《望岳》全文翻译赏析)望岳翻译及赏析杜甫望岳的原文及翻译赏析望岳原文及翻译注释和赏析杜甫《望岳》的翻译与详细解析谢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代杜甫《望岳》全文翻译赏析)望岳三首原文

2023年8月28日 16:00

马嵬原文及翻译?马嵬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

马嵬原文及翻译?马嵬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

本文目录马嵬原文及翻译马嵬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马嵬李商隐翻译及赏析《马嵬》古诗鉴赏马嵬原文及翻译马嵬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作者: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

2023年8月15日 21:20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及翻译)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及翻译)

本文目录《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及翻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及翻译注释初中语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及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及翻译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此诗描写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下面是其原文及翻译

2023年8月8日 14:00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翻译及原文?望峰息心啥意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翻译及原文?望峰息心啥意思

本文目录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翻译及原文望峰息心啥意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翻译及赏析想问望峰息心的息什么意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是何意思望峰息心是什么意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翻译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翻译一下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023年7月20日 10:40

程垓《卜算子·独自上层楼》原文及翻译赏析?四字词语什么动人什么

程垓《卜算子·独自上层楼》原文及翻译赏析?四字词语什么动人什么

本文目录程垓《卜算子·独自上层楼》原文及翻译赏析四字词语什么动人什么“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是什么意思赞美一个人讲话水平高怎么赞美呢娓娓动人是四字词么填写词语:娓娓动()娓娓动人是四字成语吗程垓《卜算子·独自上层楼》原文及翻译赏析

2023年6月30日 21:00

《江城子》苏轼(苏轼的《江城子》的原文)

《江城子》苏轼(苏轼的《江城子》的原文)

本文目录苏轼的《江城子》的原文《江城子·苏轼》原文与赏析求苏轼《江城子》全诗《江城子》·苏轼 诗词赏析苏轼的《江城子》原文苏东坡的《江城子》苏轼的《江城子》江城子苏轼翻译及赏析苏轼《江城子》全文是什么苏轼的《江城子》的原文苏轼的《江城子·密

2023年5月13日 13:40

狼文言文翻译(《狼》文言文翻译及原文是什么)

狼文言文翻译(《狼》文言文翻译及原文是什么)

本文目录《狼》文言文翻译及原文是什么《狼》全文翻译50字狼的文言文翻译和原文狼文言文翻译古诗文网狼的翻译文言文文言文《狼》的全文翻译狼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狼》的白话翻译文言文《狼》全文翻译《狼》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译《狼》文言文翻译及原文是什么《

2023年5月4日 19:00

今夜偏知春气暖下一句(今夜偏知春气暖下句是什么 今夜偏知春气暖原文介绍)

今夜偏知春气暖下一句(今夜偏知春气暖下句是什么 今夜偏知春气暖原文介绍)

本文目录今夜偏知春气暖下句是什么 今夜偏知春气暖原文介绍刘方平 《月夜》中,今夜偏知春气暖的下句是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今夜偏知春气暖下一句刘方平 《月夜》中,今夜偏知春气暖的下句是今夜偏知春气暖的后

2023年4月30日 23:00

东施效颦下一句是啥(东施效颦的原文以及几个字的翻译: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的美 贫人见之下一句的去字)

东施效颦下一句是啥(东施效颦的原文以及几个字的翻译: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的美 贫人见之下一句的去字)

本文目录东施效颦的原文以及几个字的翻译: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的美 贫人见之下一句的去字庸脂俗粉,东施效颦是什么意思二哈东施效颦下一句自古丑人多作怪后一句是什么东施效颦最后一句的翻译写出下列成语相关人物:围魏救赵,暗度陈仓,东施效颦,江郎才尽,

2023年3月4日 07:00

更多文章:


捉摸什么意思?捉摸和琢磨的区别

捉摸什么意思?捉摸和琢磨的区别

本文目录捉摸什么意思捉摸和琢磨的区别捉摸是什么意思捉摸 的 拼音 是捉摸的拼音是什么请问“捉摸”和“琢磨”意义上有什么区别捉摸的意思捉摸读音是什么捉摸是什么意思,“捉摸“的汉语解释不可捉摸 意思捉摸什么意思拼音:zhuō’mō   解释:猜

2023年2月19日 20:00

车开头的成语(“车”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车开头的成语(“车”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车开头的成语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车开头的成语的知识,包括“车”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本文目录“车”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车字开头的成语精选“车

2024年5月7日 17:39

一a一a式的词语(一A一A的词语)

一a一a式的词语(一A一A的词语)

“一a一a式的词语”相关信息最新大全有哪些,这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接下来就一起看看一a一a式的词语(一A一A的词语)!本文目录一A一A的词语一a一a式的动词四字成语一a一a的词语有一a一a的四字词语有哪些一A一A的词语一般一般,一半一半,一

2024年4月20日 10:40

成语翻译器在线转换(成语在线翻译 1.最长的腿 2最大的手 3.最大的差别 4.最大的变化 5.最厉害的贼 6.最高的巨人 7.最软的武器)

成语翻译器在线转换(成语在线翻译 1.最长的腿 2最大的手 3.最大的差别 4.最大的变化 5.最厉害的贼 6.最高的巨人 7.最软的武器)

本文目录成语在线翻译 1.最长的腿 2最大的手 3.最大的差别 4.最大的变化 5.最厉害的贼 6.最高的巨人 7.最软的武器成语文言文翻译软件成语在线翻译 1.最长的腿 2最大的手 3.最大的差别 4.最大的变化 5.最厉害的贼 6.最高

2023年2月8日 23:15

豪迈的反义词(豪迈的反义词是什么)

豪迈的反义词(豪迈的反义词是什么)

本文目录豪迈的反义词是什么“豪迈”的反义词是什么飘飘悠悠的近义词,豪迈的反义词是什么急豪迈的反义词“豪迈”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分别是什么豪迈 近义反义词激情豪迈的反义词四字豪迈的反义词是壮烈豪迈的反义词豪迈的反义词是什么反义词:狭隘、拘谨、狭窄

2023年4月22日 03:40

因祸得福的成语典故?什么是因祸得福

因祸得福的成语典故?什么是因祸得福

其实因祸得福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因祸得福的成语典故,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因祸得福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本文目录因祸得福的成语典故什么是因祸得福因祸得福是什么意思因

2024年4月8日 06:01

臭名远扬的近义词(臭名远扬近义词)

臭名远扬的近义词(臭名远扬近义词)

大家好,关于臭名远扬的近义词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臭名远扬近义词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臭名远扬近义词

2024年9月17日 19:40

岁月如歌什么意思(人生如梦岁月如歌什么意思人生如梦岁月如歌的含义)

岁月如歌什么意思(人生如梦岁月如歌什么意思人生如梦岁月如歌的含义)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岁月如歌什么意思,以及人生如梦岁月如歌什么意思人生如梦岁月如歌的含义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本文目录人生如梦岁月如歌什么意思人生如梦岁月如歌的含义岁月如歌之时与你共繁华是什么意思春华秋实,

2024年2月26日 14:40

傲的组词有什么(“傲”的组词有哪些)

傲的组词有什么(“傲”的组词有哪些)

大家好,关于傲的组词有什么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傲”的组词有哪些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傲”的组词

2024年2月26日 03:20

幡然醒悟怎么读(幡然醒悟 读音)

幡然醒悟怎么读(幡然醒悟 读音)

本文目录幡然醒悟 读音幡然大悟是什么意思幡然醒悟的同义词幡然醒悟 读音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nú/náo,shàn/dàn,chù/xù。A.kù/ɡù,quán,hǒnɡ/hònɡ;C.pín/bìn,fān,chóu;D.wǎn,ji

2024年5月7日 23:55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什么意思(爱育黎首	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	率宾归王 是啥意思啊,不清楚)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什么意思(爱育黎首 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 率宾归王 是啥意思啊,不清楚)

本文目录爱育黎首 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 率宾归王 是啥意思啊,不清楚“遐迩一体,率宾旧王 遐也远迩亦瑶之远也自古以来有千古不易之理不论古今之时”是什么意思金银花(财缘)第四十三缘遐迩一体,率宾归王解曰:天道开启,缘善我家,千里迎逢,袖拂丛花上

2024年7月20日 23:56

迸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迸发的迸是什么意思

迸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迸发的迸是什么意思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迸的意思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迸的意思的知识,包括迸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本文目录迸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迸发的迸是什么意思水迸,儿得活 的“迸

2024年9月18日 00:00

孤鹜的鹜怎么读?鹜怎么读 鹜的读法

孤鹜的鹜怎么读?鹜怎么读 鹜的读法

本文目录孤鹜的鹜怎么读鹜怎么读 鹜的读法鹜怎么读鹜这个字怎么读趋之若鹜中的鹜怎么读趋之若鹜的拼音和意思“趋之若鹜”怎么读趋之若鹜怎么读什么意思趋之若鹜怎么读孤鹜的鹜怎么读鹜的读音是:wù【读音】wù 【释义1】名词,鸭子;动词,奔驰,通“鹜

2024年7月6日 19:08

献的组词 汉字献的组词?献字有什么组词

献的组词 汉字献的组词?献字有什么组词

本文目录献的组词 汉字献的组词献字有什么组词献怎么组词 汉字献怎么组词献组词有哪些词语献组词(常用的)献字组词有哪些贡献的献有什么组词献组词有哪些献的组词 汉字献的组词1、奉献 呈献;尊敬有礼貌地送上。 2、捐献 把钱财、物品拿出来献给(

2023年10月11日 10:40

剑桥英语词典在线(英语在线翻译、词典、离线工具大全)

剑桥英语词典在线(英语在线翻译、词典、离线工具大全)

本文目录英语在线翻译、词典、离线工具大全你该用「剑桥字典」的几个理由!英文字典推荐dictionarycom app怎么用cambridge business english dictionary. 剑桥商务英语词典英语词典在线查询剑桥英语

2024年5月7日 09:39

哈巴狗的意思(骂人哈巴狗是什么意思)

哈巴狗的意思(骂人哈巴狗是什么意思)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哈巴狗的意思,骂人哈巴狗是什么意思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本文目录骂人哈巴狗是什么意思“哈巴狗”是什么意思语文课本上哈巴狗的意思哈巴狗是什么意思 哈巴狗的含义哈巴狗的意思哈巴狗

2024年7月6日 19:06

西出阳关无故人是什么意思(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意思)

西出阳关无故人是什么意思(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意思)

“西出阳关无故人是什么意思”相关信息最新大全有哪些,这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接下来就一起看看西出阳关无故人是什么意思(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意思)!本文目录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意思西出阳关无故人什么意思“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什么意思西出阳

2024年3月29日 08:01

处变不惊的意思是什么 处变不惊的意思?处变不惊是什么意思,“处变不惊“的汉语解释

处变不惊的意思是什么 处变不惊的意思?处变不惊是什么意思,“处变不惊“的汉语解释

本文目录处变不惊的意思是什么 处变不惊的意思处变不惊是什么意思,“处变不惊“的汉语解释处变不惊什么叫处变不惊悄然不惊什么意思处变不惊 近义词处变不惊是什么意思 处变不惊应该是什么意思处变不惊拼音处变不惊的近义词“处变不惊”的近义词有哪些处变

2023年5月2日 09:40

奇观的拼音?奇观的近义词是什么

奇观的拼音?奇观的近义词是什么

大家好,关于奇观的拼音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奇观的拼音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奇观的拼音奇观的近义词是

2024年4月30日 16:20

祥组词有哪些词语?祥的组词

祥组词有哪些词语?祥的组词

本文目录祥组词有哪些词语祥的组词用吉祥的祥组词祥组词是什么祥的组词有什么祥组词有哪些词语慈祥、不祥、祥瑞、发祥、祥和、祥霙、祥氛、狐祥、祥泰、蜮祥、祥琴、嘉祥、妖祥、祥桑、青祥、祥祉、美祥、庆祥、祉祥、祥晖、祥异、祥佑、血祥、祈祥、禨祥、四

2024年7月6日 20:12

近期文章

本站热文

料峭是什么意思?料峭的意思
2024-07-24 10:21:30 浏览:2911
毛宁父母是谁?毛宁的爷爷是谁
2024-08-14 00:40:52 浏览:1371
忖度的近义词?测度的近义词是什么
2023-11-16 17:20:33 浏览:766
神组词2个字(神字组词二年级上册)
2024-07-22 10:06:53 浏览:685
采撷的意思是什么?采撷jie还是xie
2024-07-11 06:50:10 浏览:674
标签列表

热门搜索